新浪微博下一个豆瓣
最后更新于:2013-05-28 20:40:19
Gauin在5月25日参加了极客公园第42期活动,主题是谈新:和新浪微博谈谈心。新浪微博商业产品部总经理程昱做了主题演讲《新浪微博的下一步》,他的演讲关键词为:移动化、Page。
移动化:程昱抛出一组数据说新浪微博全球用户5.03亿,3.77亿通过移动终端访问。好吧,3.77亿的数据太尼玛震撼了,不知道是否是为了说服移动化。另外,用户5.03亿,加修饰语“全球”二字也掩饰不了水分太大。好吧,数字就不纠结了。
Page:简单一点理解,就是把每个地点、书籍等东西都当做一个可对话连接的主体,生成一个主页面。多个东西的主页与微博用户可与其产生互动,形成一个以内容聚合点为核心的信息网络。
产品现状
新浪微博表现层最大的两个问题:
1、微博用户活跃度急剧降低
名人微博逐渐转变为的140字心灵鸡汤,导师说,成功励志等,一片‘“正能量”充斥着整个微博;
企业微博在微博营销受挫,摸索出各种“早安、午间、晚间”概念栏目定时推送,逐渐转变为品牌维护;
普通用户对名人微博各种心灵鸡汤和营销的免疫力增强,倘若微博不是定期出现的热点事件和话题,将难以保证新浪微博用户的存留理由。
2、微博商业化尚无成效
新浪微博在商业化产品形态上,PC端的微博插播广告遭受用户一顿唾骂。
还有在阿里未投资新浪之前,对新浪而言中小企业广告主资源奇缺。
新浪微博产品层最核心的问题:
单一的层级关注体系导致信息流泛滥,消费成本不断增大;同时,也会导致粉丝只能围绕名人打转。
解决方案
产品表现层问题内核在于产品架构本身造成,而新浪微博PC版产品架构已然过于庞大,甚至臃肿不堪。要想在产品架构上动刀子,只能寄希望于新浪微博移动版。
新浪微博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Page战略。即
通过开放性获取功能和内容,走向垂直领域,让用户和企业、地点、音乐、书籍、电影等兴趣发生点关系(点评、购买、赞等互动),形成多节点交织的网络。最终根据社会化物体、话题等数据分析,向用户做物品推荐。
看到这里,你发现了什么?是的,和豆瓣的使命太像了。豆瓣不就是要做一个物品推荐引擎吗?而新浪微博还能让每个物体拟人化,与用户之间形成互动。
产品未来
总体来看新浪微博移动版此次的Page战略,改变之处在于:以前认证用户是中心,现在人人都是中心。每个人不再是粉丝,让他们与物品产生互动,产生多种行为分享,体现出一个鲜活的个体。这是新浪微博从社交媒体化向社区化的定位改变。
其实在现在的互联网格局中,走社交化定位腾讯不会放过你,最终注定是死路一条。你看豆瓣走物品推荐推荐社区,现在的商业化程度正一步步加强。今天新浪微博抛出Page战略走类豆瓣道路,是个很好的方向。
但同时面对此种UGC社区,我相信新浪微博可以利用强大的运营能力解决掉“如何让用户创造内容”的问题。但需要解决“内容如何流动“的信息流体系、”内容如何创造价值“的内容价值体系两个问题将会是新浪微博的重大难点。
关于新浪微博,先不提Page战略,我以前有的一个思路是拓展下类似¬抬杠/Branch¬这样的话题交流平台,让有意义、有影响力的交流从茫茫的信息流中浮出水面,不过这个想法很受目前时间碎片化的影响。关于新的Page战略,向每个普通用户为中心思路转移是一次重要的转变,只是围绕某些物品而做互动,尝试做¬豆瓣¬,但对于微博来说,是一次¬自小¬,放弃核心的社会化媒体属性将会得不偿失,至少这样的一种物品信息聚合互动,无法吸引我个人的眼球。
1、类似Branch的确适合类似知乎这样气质的产品,碎片化时间不适合。2、目前新浪微博的动作,还没有将Page提升到一级导航条,移动版放在二级导航下面。PC版权重更低。暂时不会改变微博社会化媒体属性。我说了,新浪微博完全可以利用运营能力去带动Page的。产品整体框架不会受太大调整,即便要调整也会经过一个过渡期。目前还只是尝试,尝试中。
huxiu有人回复你哦,也是产品定位的问题
上虎嗅网首页了 哈哈 被点评啦
是的,呵呵,图片不够吸引眼球。以后优化优化下。
文中的牛逼图片,被他们编辑用到了编辑点评那篇文章了。。。
Geekpark的活动报道还没出来,你动手真快。
我连续来了两篇 哈哈 他们需要编辑视频 然后报道
本文已成功发布到@虎嗅网 http://www.huxiu.com/article/15138/1.html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
微博的信息碎片化太严重,使用过一段时间微博,从我个人的行为来看,点击某个人的微博,仔细品读所有博文。这种行为更像是过去博客所养成的习惯。区别只是在于微博阅读起来会很快。另外垂直化是个好建议,微博从早期的信息爆炸到现在也该收拢下走垂直领域了。细分市场会更有看头。最后吐槽下新浪微博的广告……没见过这么没节操的,太心急了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
佩服你能看所有人的微博,这个真心需要时间啊。新浪微博并没有垂直化,只是在大而全的框架下补充垂直化的内容。整体还是很大。新浪微博的硬插入广告啊 姑娘们也喊疼啊 力度太大 节操啊。。。
我一直认为豆瓣是个比较靠谱的中国互联网公司,不骄不躁,闷着头认真做事,这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显得尤为可贵
我同样也认同豆瓣是国内值得骄傲,业内人值得学习的一家互联网公司。但最近开年以来表现出的商业化动作,也让我替豆瓣担心啊。。。
唉,没办法,吃饭是第一要素啊
猜想一下 豆瓣是不是要IPO了呢。。。
商业化动作 都是为IPO铺路吧 上市能卖个好价钱
可能豆瓣阿北并不想上市,毕竟豆瓣代表了一种气质,如果上市将以一味的追逐资本,这种气质将被破坏甚至不复存在。现在的商业化很有可能是股东盈利要求的压力,也是走向壮大不可避免的途径。
产品走向资本,才能体现成功吧。这个也终将是产品的最终出路。毕竟,豆瓣不是阿北一个人的,他还有投资人。投资人是干啥的?
微博目标用户太宽泛,跟豆瓣的产品气质差的太远
嗯 你说的很对 产品之间定位和产品气质肯定是有差别的。
不知道作者质疑微博用户数的论据是什么?
业内报告用户数,一般是2-3倍的瞒报。。。
再者 新浪微博的僵尸粉数量多的不行啊 比起2-3倍的业内通常做法,新浪微博用户数水分更大。
记下这个数字了。我的直觉是5倍都不会太过分,找一个玩微博的同学不是很容易,另,官方自己都搞僵尸粉,经常骚扰新ID,对于僵尸粉也是喜闻乐见。
嗯 官方搞僵尸粉啊
知乎有估算思路 http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0789550
学习了,其实我现在虎嗅网看到的,哈哈~
哈哈 虎嗅网很少发布产品类文章啊。。。
[…]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发布在互联网, 移动互联网 已有标签 新浪微博.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。 […]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
[…] 來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眾帳號GauinBlog,原文連結。 […]
现在新浪开始强化话题了,微博中出现##马上就有机器人推荐你参与该话题或者做该话题的创建人,总体上是增强UGC的好办法。page策略下,话题变的规范化,但是初期必须把ugc的内容质量做好才行啊,都是进来自说自话的话一两句,最多可以让人知道你看了这本书或者电影而已,和豆瓣还是差远了。当然微博可能只需要人流,老师您怎么看?
金磊同学晚上好 老师就太夸奖了 呵呵 同学相称即可。微博话题的聚合,其实比微博最恶毒的转发要好,好在有了陌生人之间更多的互动。以前一开始就有话题,但没有聚合去引导大家为一个话题互动。豆瓣能做深度点评,是因为会员整体素质高端,人家能说两句。但微博,你希望名人参与吗?那就只能发动屌丝用户参与了,而我朝屌丝用户千千万,整体素质在哪里。怎么办?那就来最轻的互动,赞一下就行吧。意思就是先收集你都喜欢即可。所以,同样是对某个东西做点评,豆瓣和微博做的深度没法比。这也是产品定位区别。
嗯嗯,谢谢您的耐心回复。微博做的就是轻豆瓣,做到把对某事物有兴趣,甚至说仅仅是知道该事物的人聚到一起即可。这样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呢?仅仅是为自己添加某种标签,看过,用过,吃过?
其实 我用豆瓣读书,也就是这样标记书籍,看过 想看,我也不怎么写书评。但还是有人写。大众功能还是需要有的。高级功能就靠运营带动了。
嗯嗯,我觉得对于大众,给自己的微博添加这样的标签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。尽管类似功能别的sns也有,还是更看好新浪的page。
也是有同学说,资本很看好新浪Page啊
嗯,做得好了,相当于微博上无数个"贴吧"顷刻间就做起来了啊。流量唰唰的。另一方面,微博粘性在下降,这时候刺激一把,借个热点事件把page推起来,估计会有个小浪潮。
微博已经有了贴吧产品-微吧,所以话题聚合互动,只能算构建了微博内容之间的关系和互动。是一种让内容流动的好方式。然后,也是去名人中心化,让人人一起互动的方式。
社区型媒体记得以前看到过,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走的真困难。
商业化嘛 还是要慢慢来 阿里助它一臂之力呀
肿么回事啊,微信里的肿么跑到这里来了?咋实现的啊,微信里岂不是不能瞎说话了,还是有选择性的?
你评论的挺好啊 随意就好 别有压力 通过采集实现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
[…] http://www.williamlong.info/archives/3485.html http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1032737 http://www.gauin.com/xinlang-weibo-douban.html http://tech2ipo.com/59558 http://tech.sina.com.cn/i/2013-05-13/09548333538.shtml […]
[…] 而这个结论也将是新浪微博新的组织体系设计原则,而下方给出的设计方案,不作为对此原则的代表,仅作为一个参考方案。按照现在新浪微博的Page发展战略,以个人用户作为单元互动中心,以上的关系微博阅读级别高于兴趣微博的结论,将更加重要。 […]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
[…] 来源:投稿,作者Gauin ,作者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,原文链接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