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本地生活服务产品的思考

最后更新于:2013-05-04 13:20:28

前言:本地生活服务产品最成功的莫过于大众点评了。在大洋彼岸的Facebook将社交网络概念吹向全球之时,基于本地生活服务产品迫切渴望加入web2.0元素,打通用户到商家之间的桥梁,最终做到帮用户做决策消费,或者再进一步帮助用户在线下单消费。

故事场景

用户发现分享 →→ 查看分享介绍 →→ 决策是否消费 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线下消费

用户发现分享 →→ 查看分享介绍 →→ 决策是否消费 →→ 线上下单 →→ 线下消费

而在本地生活服务类产品中,帮助大家做到的都是红色和蓝色场景下的故事。即分享和决策,而消费一般都是线下进行,又或者有线上下单支付后线下消费的,如团购服务。

核心诉求
生活服务属于非标类商品,线下信息的不对称和服务的非标准化,用户对选择什么服务,选择具体哪家服务,消费完服务后评价分享,三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需求。

用户角色
按照消费环节,将用户分成三类:消费前的用户、消费中的用户、消费后的用户

选切入点
消费前的用户,这群用户不知道要什么。向用户提供结构性的商家黄页信息库,
便于用户按照筛选器查找信息;向用户提供一些服务策划专题,便于用户了解时
下热点和趋势。这个过程有很强的信息索取和导购成分。比如爱乐活

消费中的用户,这群用户知道要什么,但不知道具体要哪个。向用户提供套餐服
务类似的解决方案,便于用户做出ABC的消费选择;向用户提供多维度的比较信
息,便于用户做出比较后的决策。比如团购网站

消费后的用户,这群用户对搞到手的东西进行评价和分享。向用户提供生活服务
点评,便于用户快速做出消费后的真实感受;向用户提供展示空间,便于用户分
享消费过程中的事情。而这些点评和分享内容,正好服务了消费前的用户,如此
一来这个过程附带着服务了消费前的用户。比如大众点评

总结:针对想要切入本地生活服务的团队,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,明确服务
了哪个核心群体。(更新于2013年4月24日)

《“基于本地生活服务产品的思考”》 有 3 条评论

  1. GauinLee说道:

    今天更新了这篇文章,对三个阶段的用户需求做了描述。

  2. […] 番茄快点-10秒完成点餐。产品解决的痛非常核心,聚焦,明显。在解决产品的“鸡和蛋”,即用户和商家的问题上,番茄快点是绕过商家,先做用户。即找商家拿到餐厅内菜单(这个难度不大,进店内就可以搞到),根据用户所在地理位置锁定餐厅,根据用餐人数给出荤素搭配。不喜欢那道菜,就向右滑动再换一个。对,这是O2O服务中典型的向用户提供套餐服务。用户做起来了,后续商家就可以圈进来了。 […]

  3. […] 番茄快点-10秒完成点餐。产品解决的痛非常核心,聚焦,明显。在解决产品的“鸡和蛋”,即用户和商家的问题上,番茄快点是绕过商家,先做用户。即找商家拿到餐厅内菜单(这个难度不大,进店内就可以搞到),根据用户所在地理位置锁定餐厅,根据用餐人数给出荤素搭配。不喜欢那道菜,就向右滑动再换一个。对,这是O2O服务中典型的向用户提供套餐服务。用户做起来了,后续商家就可以圈进来了。 […]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