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门诊第02期:360问答
最后更新于:2013-06-25 23:46:24
本期产品门诊对象:360问答
纵观百度知道、搜搜问问、新浪爱问、天涯问答等问答类产品,均被无用的问题和答案充斥着。通过艾瑞咨询提供的年度数据报告显示,互联网用户通过搜索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问答之于搜索,那是至关重要。问答产品将内容再组织服务于搜索,搜索变得使用困难即问答类产品并没做到快速解答用户的问题。
当下,问答类产品的首要问题需要解决问题和答案质量。先解决有内容,再解决高质量内容显现和流动。
简单看,问答类产品基础架构需要满足用户快速提问、快速回答的需求。当然,很大一部分用户既不提问也不回答,只搜索找到所需答案。则问答类产品大致包括四类群体:提问者、回答者、搜索者、营销者。
病情描述
问答类产品MVP(最小化可能产品)为提问、回答两个功能。扩展开来,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:
1、先解决提问和回答的内容创造UGC UGC社区类产品系列2:如何让用户创造内容
2、然后解决内容的流动(信息流、推荐引擎) UGC社区类产品系列3:内容如何流动
3、内容在创造前后及传播中处理掉垃圾内容 UGC社区类产品系列1:违规内容的处理
4、产品运营如何做到拉人、留人
5、内容如何创造价值(产品归属感、商业) UGC社区类产品系列4:内容如何创造价值(待更新)
分析了下百度知道、搜搜问问、360问答,产品基础架构相同,但最大的区别在于问题的信息流传播体系:
1、百度知道关闭百度新知后,将新知社会化问答模式引入百度知道、名人团队效应,促进信息流动
2、关注体系层级依次为-百度知道二级(问题分类和关键词、问题同问)、搜搜问问一级(问题分类和关键词)、360问答零级
因为Quora和知乎的社会化问答模式受到密切关注,但不得不承认StackExchange才是最成功的问答类产品。对于大众化问答产品,可以借鉴StackExchange子站点的策略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垂直站点开始用Wecenter社会化问答社区程序搭建站点。360问答是否可以联合这些垂直问答站点呢?
运营卖点:
1、对高端用户-每个人都有出书的梦想。
注:将问答集结出版或者电子出版,进入电子出版业务。名称可为<360问答周刊>
2、对大众用户-打造“360问答,绝无重复垃圾问答"
注:去掉重复性问题,去掉垃圾问题,内容建设是王道。很符合360的安全策略。
基础架构:
1、快速提问-入口可见 录入易用
注:特殊领域给予方便录入表单,如医疗、法律
2、快速回答-清晰快速信息流 分类问题能快速寻找
注:信息流堵塞,导致用户寻找想要回答的问题很困难;特殊领域回答提供回答模板思路,如做菜需要步骤、经验性回答也需要步骤
信息流架构:
1、关注体系-领域子站点 问题(同问或者关注)两个关注维度
注:现在的信息流体系全靠系统推荐,没有形成表层可见的信息流体系。
2、设置一个知识领域
注:介于用户精力和能力有限,随着等级成长扩大擅长知识领域范围,最初只能设置一个领域。少就是专,少就是精。多了就喧闹,回答质量也不会高。
3、个性化首页设计
注:根据用户关注领域不同,推荐不同问题,与非登录用户所见首页不一致。百度知道首页对动态进行了尝试。
问题详情页:
1、作为问题浏览者,对问题的主动关注功能
注:如百度知道的”同问“功能
2、作为答案浏览者,对中意的答案进行激励
注:感谢、赞同 虽然这两个维度后续决定答案排名,但不能因为这个不去鼓励回答者
3、对实效性问题进行再次回答
注: 大众化问答产品,涉及到时效性问题的比例多为生活类问题。而问答过期现象很严重。
4、弱化唯一标准答案,慢慢向Digg激励投票模式演进
注:增加Digg激励模式,提问者和回答者对问题的关注度瞬间提升几个档次。消息提醒***回答了你的问题;***赞同了你的答案
推荐引擎:
1、提问时快速匹配相同相似问题
注:关键词语义分析技术,太狠了。换着花样提问,也能识别。百度知道在这里做的不错。
2、提问时对该问题分类下解答高手进行邀请回答
注:根据用户在某分类下问题回答数、采纳率进行推荐,用户手动选择邀请6位用户作答 邀请用户支持刷新重选
3、向该问题分类下的用户推荐新问题
注:向关注该领域的用户推荐该问题
4、根据问题推荐相关问题(问题详情右侧)
注:推荐答案已经很完善的高质量相关问答,便于用户扩展查看
5、针对时效性问题应该优先多次推荐给用户解答
注:比如生活分类下的问题大多具备时效性,可在后台建立分站点问题库模型识别哪些是时效性问题
过滤系统:
1、对垃圾信息处理的系统-地区 帐号 行为等建模处理
注:如恶意批量发布问题、批量回复问题、附带恶意关键词回答
会员体系:
1、会员成长体系-经验累计 编辑特权 领域专家认证 会员等级
注:专家问答可采用等级授权制度。超过4级,采纳率达到80%,可拥有加超链接权限等。
2、会员积分体系-此处均为行为积分,即积分累计规则 积分商城 电子书商城
注:如果有了闭环的电子书商城,积分商城可逐步取消。
后续的重点建设---成就归属体系:
1、个人主页强化展示我的回答 我的提问模块
注:回答比提问更值得鼓励,即我的回答模块应该放在我的提问模块上面,突出个人成就感。此处的我的回答和我的提问模块还需要加入激励维度。
比如 我的回答,和别人一样在40个答案中,我的回答显得不知道是否重要,不能突出来。如果展示我的回答有多少人赞同了呢?那就有认同感了。我的提问,维度为浏览数,也是一个较好的比较维度。浏览的人多,提问关注大,问题好。
2、强化采纳率对比
注:是否可以做一个打败了多少人的对比呢?不然,这里的采纳率只体现在了个人维度的对比,没有扩散到相互之间的攀比上。
强化领域专家头衔 注:在领域专家回答的答案旁边放成为领域专家的入口链接,促进更多人加入。此处领域专家可以分级别,因为包括名人专家 草根专家两类人群,草根专家最多了,这群人还是较活跃的。
3、问题收录到书籍
注:创建书籍功能本打算放到内容重建体系里面,但考虑到因此关注体系又需要大幅度调整,故现阶段可在个人主页上添加书籍模块,让用户将自己回答的相关问答收录到该书里面。这样质量和成就感要远高于随意建立书刊,随意收录别人的回答。可以预见,用户会用小号提问,大号回答的现象。
4、电子书出版
注:这是问答类产品的价值方向,对用户,平台都有利。上面提到的书籍放到电子书,可以用360问答积分购买,也可以在线充值购买。这里打造积分的闭环,促进用户回答赚积分,也可以让回答者金钱激励。
5、用户提问回答故事
注:将用户提问和回答的历程、回答的内容关键词、回答的成功等按照时间线故事讲出来。数据挖掘型产品支持,增强用户成就感和归属感。适合年度盘点,如淘宝时光机 卖家时光机 点击链接再次体验下下:)
注:本处方完成于2013年4月18日,前后花费2周时间。截止今日,360问答上线夜问频道(草根明星夜话答疑频道),之后下线了。360问答活动参加率低,之后也下线了。然后对答案详情页的设计优化。之前的设计实在是太狠了,答案是对话聊天模式。
倘若对自家产品有自信或者迷惑,可邀请Gauin来对你家产品把脉门诊。无照行医,门诊处方使用后果概不负责:)新开的栏目,欢迎提意见
这个不错,不过里面前半部分,百度知道似乎都有做到了,只是还不够好。后面的策略倒是不错,具体的效果有待验证。
嗯 是的 算是产品思路抛砖引玉吧 在不了解产品真实用户行为数据的情况下,有3成指导意见就不错了。同样期待验证 发现被验证了过来告诉我哈
是的 百度知道毕竟是成熟产品,有些我提到的 百度知道虽然做的不是很完美,但至少做到点子上了。社会化来临之际,百度知道同样需要锐变。
来了解一下
常来哦 产品相关问题欢迎讨论 同时可关注博客微信公众账号GauinBlog
虽然我没有看具体内容,但是排版很好看
嗯 排版不错吧 哈哈
为什么不做个广告位呢
个人博客 每年成本不到300元 还是保持节操吧
看GAUIN的博客 感觉答案与问题不对称。。像这次 突然就说360问答存在问题 却并没有分析问题怎么来的 然后就冒出来答案 而答案还是针对全部问答类产品的 ..
话题太大,考虑着就把详细背景分析没放上来。略去了。
GAUIN的博客我也提一下建议。。。有时候看到底发现答案没有回答出来。。。
嗯 好 会多注意前后排版清晰
我觉得分析一个产品的问题 必须要围绕三点来分析 产品自身、所处环境、用户 把这三点串起来 才是问题的总结脱离了这三点做的产品分析 我个人觉得都是片面的
嗯 后续还是把文章话题放小一点 这样可以全面说一下背景 问题分析过程
谢谢提议 很中肯
有一点很认同,360问答现在重复的比较多
自我批评:以后将话题放小,专注一点去说。否则,就成了大路货。
360问答就是垃圾中的垃圾
那你认为不好在哪里呢?可否罗列一下
1,答案很多错的2,回答者的正确率全是1003,不能点评4,只有一个答案5,太多的360问答结果让我放弃了360搜索
1、认同。一部分问题和答案感觉是抓取过来的数据,文不对题。2、这个也是早期虚拟的用户,所以正确率都很高。3、答案目前是没法点评4、问题普遍参与回答的用户不多,导致答案很少。有些问题的答案还是很多的。5、360问答结果在360搜索中肯定是必然的,需要更智能优化结果展示效果。
现在的各种问答都充斥着营销的味道,真不知道什么东西是不能营销的
不仅仅是问答网站有营销,只要平台有人,就有营销者。对平台而言,只能通过机制减少营销内容的产生。
干货,比上篇更切中要害。
可惜的是在360问答的背景分析 数据分析上欠缺了 呵呵 后续这部分论证我会严谨一点
嗯,呵呵,下功夫出精品。
Gauin大神,产品门诊很棒!希望继续啊!
大神不敢当啊 过奖了 呵呵 嗯 请放心,我会继续将产品态度发扬下去。就产品论产品。
真是平易近人呐!正在您的博客里取经呢
太客气了哥们 对你有用就好,我观点有问题的地方,希望指正,咱们一起过过招
有啥产品想法,都可以和我交流
同样的问题,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总会有所不同。让人们统一在同一个观点下,恐怕并非问答的最终目的,通过一个问题将同类的话题、同类的人聚合在一起,才是问答类社区真正的发展方向,而越来越苛刻和精准的问答机制也许正在破坏这一趋势。
肖霄观点独特,支持。1、目前百度知道等传统问答网站,也的确是在向社会化问答类知乎的多答案转变。但转变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。比如百度知道、搜搜问答、360问答中现在对答案的投票,选择最佳和优质答案,都是向这方面过度的表现。2、传统问答网站通过同一个问题聚集同类话题、人,效果肯定比社会化问答要差。因为产品定位不同,问题深度不同,导致粘性不同。我相信,传统问答网站上粘性最大的,莫过于广告营销者了。当然,这方面现在传统问答网站也在加入社交的元素去聚类。但仅仅是加入这些元素,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社会化问答模式。两类产品还是不一样啊。
[…] 产品门诊第02期:360问答 […]